Page 15 - 第9期 全(小文件)
P. 15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专题








            者写作目的进行分类,思路非常清晰,表达明确。                            的观点,并有自己的理由。因此,教师要在活动、
            还有的学生根据写作素材、文章内容和结构等分                             问题的组织和探究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类,并对每篇散文进行整体分析,有理有据,角                             在阅读和问题讨论中,借助合适的时机,有意识
            度新颖。                                              地规范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
                 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发现原文                              (三)丰富活动,形成收获
            编排目录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清晰折射出鲁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在自
            迅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便于学生感受和理解                             己概括的词语基础上,回归文章内容,对散文所
            鲁迅所表达的情感。                                         写的人和事进行细致具体的梳理,进一步挖掘作
                 之所以设置目录分类任务,主要是希望学生                          品,打通单篇间的壁垒,形成单篇与整体的关联。
            能通过更多元的角度重组《朝花夕拾》的内容,                             比如,“通过 10 篇文章,探究鲁迅的形象”“通
            通过论坛分享展示的方式,进行班级多点对多点                             过 10 篇文章,构建鲁迅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网”等。
            的交流。学生发布自己的分类结果,全班学生可                                 当然,阅读《朝花夕拾》时还要从名著文字
            以浏览发布的结果,并回复和点评,借助互联网                             中走出来,到“鲁迅博物馆”里去参观,进一步
            即时反馈的特点,加快学生思维的碰撞速度,推                             了解鲁迅,从而依托《朝花夕拾》梳理并绘制鲁
            动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和理解。                                     迅“成长历程示意图”,有利于学生对鲁迅其他
                 (二)立足全书,精练概括                                 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对《朝花夕拾》的目录分类后,教                              在七年级开展阅读《朝花夕拾》的活动,可
            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用一个词概                             以从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方面入手。但是整本
            括全书表达的内容,通过课堂讨论,更加准确地                             书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消除隔膜上,教师要从
            把握全书的核心内容,进行分享交流,了解《朝                             语文的角度,从字词句段的品味与体悟上,进一
            花夕拾》的核心内容,抓大放小,把整本书读薄、                            步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感悟,
            读精。                                               更好地生活。
                 课堂教学时,教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朝花夕拾》这类的书册阅读,可以
            引导学生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勾连文章内容,并                             借助文集篇目短小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通
            具体分析,通过多小组的分享,形成对《朝花夕拾》                           过网络媒介,结合现实课堂,开展立体的整本书
            整本书内容的精练概括,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中                            阅读教学。它从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内容入手,
            年之思”。                                             逐步深入品味作者的情感,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
                 有的学生用“影像”一词来概括,指出“影像”                        目的。学生的阅读进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通过光学装置、电子装置等呈现出来的形状。《朝                           立足重点篇目,从整本书的突出特点入手,感受
            花夕拾》中,数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年轻时经历的,                           作品的独特之处,体会《朝花夕拾》中的“童年
            它经过时间的沉淀,是在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                            之趣”;第二阶段,通过阅读和品味,了解作者
            之后得到的,可以说从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就                             的生平经历,从读文到读人,认识作者,感受《朝
            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光学装置”,反映了作者当                             花夕拾》中作者的“青年之惑”;第三阶段,通
            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                                      过综合活动的开展,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究和讨论,
                 还有的学生概括为“旧忆”,主要有两个角度:                        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在《朝花夕拾》
            一是旧事重提,以前的事情重新提起;二是旧的                             中关注篇目间的关联,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中
            不只是时光,更是时代与社会,是对旧社会的记                             年之思”。
            忆。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自己                                 正如北京教育学院吴欣歆教授所说:“散文



            12  |    我带着学生这样读《朝花夕拾》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