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第9期 全(小文件)
P. 13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专题








            含的情感。很多学生分享了自己发现的“趣味点”,
                                                                  二、阅读品味,援疑质理
            规范了分析文章字句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这
            样分析“三味书屋读书的趣”:文中描写先生读                                 基于《朝花夕拾》由 10 篇独立的文章组成的
            书时“仰起、摇着、拗过去”一系列的动作,写                             特点,重点单篇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
            出先生读书的专注,当时的入情入境,趣味横生,                            读整本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活动,
            可以感受到先生的陶醉与享受……有的学生结合                             形成阅读共同体,增强阅读兴趣及归属感。
            课堂上发现的“问怪哉虫之趣”,结合文章内容                                 (一)充分质疑,自发阅读
            以及散文写作方式,通过丝丝入扣的分析,指出:                                初读《朝花夕拾》,因为作者的表达风格以
            鲁迅回忆起这件事一定会笑出声来,因为自己的                             及作品背景与当代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存在差距,
            幼稚和自作聪明;之所以写出来,那一定是饱含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投入阅读
            着对书屋生活的事与人的双重怀念……师生通过                             活动,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收获颇多。                                            本阶段阅读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属
                 学生从品味文字的趣入手,感受“趣”,体                          于自主阅读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方
            味“趣”,可谓异彩纷呈。鲁迅这时在学生的眼                             法带入自己的阅读过程,理解作品内容,分析和
            中并不是板着面孔批判现实的斗士,而是一个同                             探究更深层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
            七年级学生一样偶尔会犯些“小错误”、干些“小                            在网上论坛开辟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的空间,
            坏事”的孩子,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                             发挥互联网及时、便捷沟通与交流的特点,为学
            来。消除与经典作品的隔膜,先从消除与作者的                             生阅读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
            隔膜开始。                                                 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二)立足重点,拓展多篇                                 在论坛上对其他同学的提问给予解答,形成自发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束后,笔者                          分析和探究作品内容及内涵的阅读沙龙。有的学
            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其他作品,                             生提的是内容方面的浅层次问题,如“《五猖会》
            首选《阿长与〈山海经〉》。阅读这篇文章,关                             中,等鲁迅把文章背完后,明明还可以去参加,
            键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动情点”,依旧通过                             为什么又说没心情去,要是我的话,一定会高高
            散文双重视角的叙事线索进行分析。如此,既是                             兴兴去的”。也有的学生试图探究主题和写法的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的延续,又                             问题:鲁迅先生的散文写作究竟高明在何处?以
            是对散文阅读方法的巩固和发展,从“趣味点”                             《无常》为例,全文总计 22 段:有两段在为无常
            的分析过渡到对“动情点”的分析。另一篇推荐                             出场作铺垫(第 1、第 2 段借其他鬼引出无常);
            阅读的篇目是《范爱农》,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                             有 4 段在做关于无常的考证(即第 5、第 6、第 7、
            程中着重关注文本中作者对人物“怀念点”的分析,                           第 14 段,有些“还没有研究出”);本文重点应
            从初见范爱农到最后范爱农去世,一系列的往事                             在第 11~13、第 15~17 段,却仅占全文大约四分
            都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怀念。                                    之一的篇幅;第 9、第 10 段抒发了很多感慨。最
                 在拓展阅读推荐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                         有意思的是,鲁迅试图考证许多东西,不仅没有
            运用课堂所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阅读,从文字中感受                            实质性作用,而且有 50% 的考证以失败告终(第
            情感,了解作者笔下的人和事以及作者的世界。                             5、第 6 段)。那这篇文章高明在哪里呢?
                 这样的教学思路,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逐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热衷尝试解答同学提出
            步走入《朝花夕拾》的世界,走近鲁迅的内心,                             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疑问、尝试解决的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与《朝花夕拾》中的文字产生共鸣。                             他们之间自发地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对



            10  |    我带着学生这样读《朝花夕拾》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