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转课堂到移动学习
作者:汪晓东

  如今,不少学校实现了翻转课堂的常态化教学。我是从2012年开始在尝试做翻转课堂的尝试,2013年在广州市天河区的中小学做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实验,2014年扩展到职业学校做翻转课堂实验,一直持续到今天。这其中陆续有其他区域的中小学校加入,也有大学和职校的教师加入。几年下来,收获了很多教学经验,也有很多感想和体会。

  一、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的自然演进

  每年,我都会在翻转课堂中选一个问题来研究。例如2012年提炼初步的模式,2013年开始研究学习活动和学习指南,2014年研究同伴互评,2015年关注课堂的参与度,最近两年则重点研究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并非新概念,十多年前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写文章论述移动学习的美好前景,但十几年过去了,移动学习一直都停留在理念上,其实践可谓举步维艰。直到最近两年,移动学习又开始成为热门词语,并且逐步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地生根。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各种智能终端的获取也非常便利。移动上网的速度和资费标准都能基本满足移动学习的需求,无线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大多数公共空间。

  二是微课的快速发展。微课资源的丰富,给移动学习提供了区别于传统文本的充足资源,这种富媒体资源的优势又能通过智能手机释放出来,让移动学习具备传统学习手段所不具备的特点,实现对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是翻转课堂的普及推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短期内不会消亡。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理念,只有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被学校教育所接受。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有很多形式,翻转课堂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结合形态,而且跟课前、课中、课后都能结合,最大化发挥移动学习技术的优势。

图1 移动学习的演进

  图1是我对移动学习相关概念的梳理,也是我从微课、翻转课堂转向移动学习的一个发展路径。

  这张图包含两个信息:其一,无论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还是慕课,最终都要朝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其二,移动学习(包括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基础流程应该是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在形式上的发展。前者比较容易理解,是技术发展使然,如20年前人们担心的是“电视儿童”,而现在人们关注的则是“手机儿童”。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不仅会催生手机购物,也会催生移动学习。理解后者则需要反向思考,即新技术引入之后,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法也势必做出改变。正如手机购物对现有的商业模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销售形式一样,当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学习的时候,教学流程也不可能再像传统讲授式一样了。如果课堂上人人都有手机,而教师依然滔滔不绝地讲授,那结果可能会变成教师“自说自话”。

  因此,移动学习必然催生出与传统讲授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中我们采用的方式是与翻转课堂的结合,这样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与其恐惧和拒绝,不如因势利导

  尽管从理论上来看,移动学习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其在现实教学中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不看好甚至是反对移动学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一旦放开手机在课堂上使用,就会带来很多无法承受的恶果。首先要说明的是,移动学习并不一定都是用手机,智能平板等同样也是移动学习工具。笔者只是将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探讨这些说法是否成立。

  (一)学生究竟是玩手机才不学习,还是不学习才玩手机

  很多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内不准用手机。因为大家觉得,有了手机,学生就不会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工群里,也曾激烈讨论过这个问题。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说法,都不禁哑然失笑。作为一个曾留过两次级的差生,我常常想,我读书时可是没有手机的,但我就认真学习了吗?还有我那些差生朋友,他们也没有手机,难道他们学习了吗?

  人们常常会将同时出现的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且喜欢分析二者的因果关联。这本身并不是坏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人们也常犯“错误归因”甚至“因果倒置”的错误,手机与学习的关系即是如此。

  不可否认,手机对学生来说确实有很多诱惑,但不学习并不是由手机导致的。否则,以前没有手机时,学生都应该很认真地学习才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才会转向手机寻求乐趣。不学习是因,玩手机是果。

  所以教师们会悲凉地看到,禁止学生玩手机的课堂,学生并没有认真地学习,而是改玩其他东西,或者睡觉、说话、打闹。总之,那些玩手机的学生并不会因为没有手机而转向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用“禁手机”的方式试图让学生好好学习,岂不是因噎废食?

  事实上,上课“玩手机”的往往是好学生。这是我在课堂中亲身体会到的。

  一次,我在课上抛出了一个专业术语(学生没学过的),并打算就这个术语来提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但我发现有个学生在玩手机,这让我很恼火。因为他是我们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平时学习都很认真。于是,我叫他起来解释这个专业术语,想趁机让他难堪一下,以后上课不再玩手机。

  结果他拿着手机站起来,一边看着手机一边说:“老师,你刚才讲的那个术语我没听过,我就上网搜了一下。我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您可否告诉我,哪个解释更合理?”原来他在用手机上网搜索资料。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手机本来是个学习的好工具,对大多数想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有帮助的。如果只是为了不让不学习的学生玩,就把手机在课堂上禁止了,这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否公平呢?想学习的学生因此缺少了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是否得不偿失呢?

  (二)教师何不因势利导,调整教学策略

  有的教师说,如果允许学生上课用手机,那肯定会有部分学生玩手机而不学习。这点我很认同,也完全理解教师的心情,因为“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承认很多时候我是做不到的。这并不是逃避或者放弃,而是正视现实,毕竟承认不足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可否和学生做个交换:允许他们使用手机,但他们必须用手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为了玩手机,可能会愿意付出一些努力去学习。这样,他们至少还能学一点。如果禁了手机,学生干脆睡觉或逃课,那样他们连一点也学不到。

  这两年,课堂上我不仅允许学生带手机,还明确要求他们带手机,甚至要求他们带充电宝。因为我的许多学习资源都放在网上,有时我会提前设计好一些活动,上课时让学生拿手机上网看资料、讨论,并把讨论结果也放在网上,互相浏览,我再对他们提交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分析。我有几门课是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授课,所以经常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修改作业,并拍照上传。

  最近一年,我主要关注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工具来提升课堂参与度,因此我在课上经常会通过手机搞一些活动,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玩法。比如,开始上课时,我会让学生用手机签到,虽然签到结果不计入考勤分数,但学生依然对签到很有兴趣。有时候我不发布签到,学生还会拿出手机说:“老师签个到吧。”与没有手机的课堂相比,手机签到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能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更早进入学习状态。再如,以往课堂上,提问之后经常没有学生举手回答。现在我用手机提问,让学生抢答,他们的积极性就高出很多,基本上不会出现提问之后没人响应的尴尬现象。

  我们还在课堂里做过手机在线讨论、手机投票互相评价作业等实验,总体效果比常规课堂要好,学生参与的意愿、频次和深度都有明显提升。

  (三)“两害相权取其轻”,立足现实,逐步改进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抱有恐惧心理,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对于移动学习,多数人也会恐惧和不信任,正如早几年很多人不相信翻转课堂可以实现常态化。但是,经过几年的探索,现在无论是我自己的课堂,还是中小学甚至职业教育的课堂,都有不少翻转课堂常态化的成功案例。

  移动学习也是如此。我从2015年开始陆续开展的移动学习实验,在大学和中小学都有初步成功的案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承接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于移动学习的新型职业培训模式研究”项目,在一些职业学校进行了移动学习的教学实验,并顺利完成研究工作。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很不好教的,他们更视手机为洪水猛兽。我们在职业学校取得的成功,证明了移动学习是具有可行性的,也是可以在各类学校中推行的。目前,我们正在职业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应用研究。

  对一些中国学生而言,学习本身是痛苦的。但是,相比于教师的喋喋不休,学生更喜欢自己拿出手机看视频,或者参与讨论。对学生来说,移动学习就是那个相对不痛苦的选项。“两害相权取其轻”,认清这点很重要。在移动学习的实践中,经常有教师跟我抱怨,“就算用了手机,还有很多学生不学习”,因而对移动学习渐生失望之感。如果我们能意识到,移动学习只是改善而不是完全解决教学问题,那我们就会看到,还有不少学生通过移动学习提升了学习效果,整体教学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尽管还有部分学生并没有从中获益。我们不要对教学变革失去信心,也不要对教学变革产生过高的期望。立足现实,一点点地改进,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面对现实,进而通过长期积累实现最终的目标。

  在过去两年的实践中,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很多阻碍。每当进展不顺利时,我就会想起17年前我刚进入教育信息化领域时的状况。那时,在中小学推广投影机和PPT的阻力也非常大。很多教师说,一个“灯泡”就要上千元,怎么可能每个教室都装?也有教师抱怨,“做PPT要做到晚上一两点,这东西就是折腾老师的,怎么可能有生命力?”但看看现在的课堂,教师们上课用PPT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新的活动形式——20年前,有多少人能想到我们现在经常用手机买东西,甚至出门都可以不用带钱包,只要有手机就能支付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难道不需要遵循这个规律?

  尽管西方哲学曾说:“我们唯一能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但是,谁又能说一定不会呢?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祝元志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