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课程体系视角探析创新课程的实施途径
作者:柳 栋

  摘要: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来说,清晰表述的课程体系框架,既可以理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各科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引导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又便于学校教师将学校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本文从学校课程体系与表述的角度来讨论课程领导力的表现,给出了学校科目分类维度与框架建议、学校课程表述文本体系框架建议,讨论了STEMx、创客、编程等创新科目在课程体系中可能的位置,直接指向了学校的课程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程体系;科目分类;课程实施;创新课程

  一、课程体系本质与实践价值

  就中小学校来说,学校课程教学实践的法定基础是国家课程方案、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地区学科教学要求、区域专题教育规划等专业文本。学校基于以上法定要求,根据学校对人才培养规格、学习观、发展观等认知具体化为学校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丰富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科目衔接等学校课程计划细节要素。

  工作中笔者经常与基层学校讨论学校发展规划、课程计划等问题。在讨论中,我们常常需要重新梳理学校的各类陈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设想。作为学校,怎样将学校的课程体系和相关内容清晰地表述出来,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都在实施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项目。学校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是学校对课程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1]。“学校课程计划是落实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抓手之一”[2]。课程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表述。笔者认为,学校课程体系的表述可看作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一个表现性指标。本文尝试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讨论学校课程体系的表述。

  学校办学目标、育人规格、课程体系等方面内容需要从业人员不断梳理澄清。这个梳理与澄清的过程,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有下述四项价值。

  第一,梳理认知,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校长和教师们在不断澄清办学目标、育人规格、课程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厘清自己的认识,从而迈出“理念转化为行动”的第一步。

  第二,构建框架,直接支持日常工作。清晰陈述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能为学校日常课程与教学管理提供直接支持,引导相关科组室和教师实施教学、记录实施过程。

  第三,形成蓝本,引导校本课程建设。清晰陈述的办学目标、育人规格和课程体系框架,给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各科目之间的内在逻辑,指导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第四,结构陈述,便于同行专业交流。清晰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能够整体性表述学校的相关思考,并方便同行了解学校的思考与实践(课程调研、专项督导等都可以视作一类专业交流)。

  二、科目分类与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含了各科目之间左右配合、前后关联与内在逻辑等方面的要素,在清晰陈述的课程体系框架中,可以方便定位各科目的位置。

  (一)国家课程方案的两类表述方式

  国家课程方案有两类表述方式:一是按照课程责任主体分类,二是按照课程功能分类。两类表述方式看似非常不一样,但其内在要素实际上非常一致(如图1)。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责任主体分类方式十分便利;从学校业务开展的角度,课程功能分类便于各类课程建立规范与具体实践。

  (二)学校各类科目的分类维度

  在实践中,学校陈述课程体系时往往把多种科目分类维度合序成一个维度,这难免产生交叉对应、表述不清的问题。对事物的分类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就学校各类科目来说,主要的分类维度应依据重要性排序:先是课程的功能维度,再是课程的领域维度,接下来,学习对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如图2)。

  当然,在一些特定的专业场合,依据学习者活动类型进行分类陈述也较为常见。

  分类的过程是对各科目育人价值与知识本体等方面在本质上把握的过程。认识澄清了,我们的课程教学实践才不会跑偏。取图2的第一、第二维度,就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科目分类工作表。这张表可以很好地支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年度、学期课程管理。

  三、创新课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

  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考、中考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类创新课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校内,如STEMx、创客教育、编程课、学校特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等等。然而,在学校和区域的课程管理实践中,人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障碍就是“课时”的问题。因为,真实情况往往是“总的课程方案已经确定了,每周的课时是确定的、各学科的课时也是确定的,已无更多额外的课时可以增加”。课时在哪里?如何“增加”课时?实际上,这类创新课程已经超越了传统学科课程(基础型课程)的范畴,它可以涵盖学科课程(基础型课程)、校本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它也可以在校本课程(拓展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领域形成特色科目群,分布到各个年段。如果能从这个视角来认识创新课程,重新架构基于创新课程的课程体系,我们就能够发现,安排这些学习活动的时空“已经存在”,只需要我们找对位置就可以了。

  (一)实例1:STEMx、创客教育等科目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看,STEMx、创客教育等科目的学习活动,其核心内容属于技术教育范畴。

  STEMx学习活动中,科学、数学、技术、工程等领域概念与知识的学习需要工学体系来串联。因此,这类科目的学习活动,实际上分布在学科课程(基础型课程)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中学技术课程(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义务教育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或中小学校本课程中的科技制作体验/制作技能训练科目。最典型的STEMx学习活动是中小学研究型课程中基于设计的问题解决科目。而这类科目的前序学习活动,则可以是基础型课程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中学技术课程(高中通用技术、初中劳动技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和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的科技制作体验/训练科目。

  与创客教育相关的学习活动,非常强调“制成”,把头脑中的设想具体化、物化,这类学习活动可参照STEMx学习内容来定位相关科目。

  (二)实例2:编程、人工智能等科目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对编程和人工智能的学习,实践层面大家往往会呼吁独立开设编程课程和人工智能课程,然而课时规定已经在那里,我们又该如何安排这些学习活动呢?

  在国家课程方案中,义务教育学段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安排,这些学习内容归入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在校本课程板块中也常见“机器人”等科目。对于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编程学习需要紧密伴随着具体的应用体验,因此在义务教育学段,编程学习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板块中安排。在高中学段,编程本身就是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无须单独安排。

  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内容,依据学习目标的差异,可以安排在不同的板块中落实。对于目的是“体验人工智能”的学习活动,在义务教育学段,可在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加入两课时左右的学习安排,或是开发两课时左右的体验课程。高中学段,则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一两个课时的体验学习活动。若说到培养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的相应能力,可能需要统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校本课程等板块来整体考虑培养体系,并在相应的课程时空中整体落实相关学习活动。

  (三)实例3:创新实验室相关课程

  创新实验室是现在中小学日益重视建设的新型学习环境。这类新型学习环境配套着相应的创新实验室课程。刚刚起步的学校,总是会从开发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入手,而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则更加重视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并围绕一间创新实验室,不仅开发了相关的几门科目,还逐步打通与国家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上海市虹口区一所高级中学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室课程建设为例,它立足基础型课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科技发展趋势,在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板块形成六个递进的科目(如图4)。在高一和高二,以相关体验、实验技能学习为要点设计了属于拓展型课程的“科目1~科目4”四个科目,在高三设计了属于研究型课程的“科目5”,并为特长学生预留了个性定制的“科目6”,进而形成了该创新实验室的特色科目群。

  四、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表述文本

  (一)学校课程体系主要表述文本归类框架

  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表述文本是“学校课程计划”,主要的细化文本是“基础型课程学校要求”“学校拓展型课程方案”和“学校研究型课程纲要”。这些主要的表述文本与相关佐证材料文本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在图5中基础型课程的分类对应学科课程,拓展型课程分类对应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分类对应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

  (二)拓展、研究型课程相关文本归类框架

  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活动,就其表现形态而言要比基础型课程科目复杂。考察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活动,首先要整体考察科目方案设计的空间结构、科目方案演进的时间结构;观察某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考量教师的具体教学执行,也是在寻找整体考察科目方案及其演进的实践证据。可以这样说: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评估,有着“看整体,在整体中看局部”的特征。在日常工作中,拓展型、研究型两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需要系列文本来表述,相关文本归类框架参见表1。

  信息与知识的分野之一在于结构化。结构化了的信息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内容、呈现意义,才能够成为知识,进而才有可能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创新课程其育人价值不言而喻,但我们在实践中不宜简单地用叠加课时、增加课程的方法来落实。我们要从国家课程方案出发,依据学校课程框架,找到无痕自然、融合高效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杨连明.回归课堂: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2008(3):49-50.

  [2]王月芬,徐淀芳.学校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的实现——基于上海的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9(2):46-51.

  [3]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EB/OL].(2016-09-14)[2018-04-08].

  (作者系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牟艳娜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