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互联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殷寒君

  一、契机:源于慕课课程学习的启发

  初三刚开学不久的语文检测一共出了十道选择题,因为考点覆盖面较广、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全班仅有30%的学生拿到满分,其他学生大部分错三或四道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集中在四道题上,而全班全对的题目只有一道。在统计班级每道题的得分率时,笔者心生疑惑:怎样讲评能让全班每位学生都受益?是像平常一样逐题讲解,还是仅在几道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上多花点儿时间?显然,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题目有部分学生已经完全明白,但还要听一遍的情况,而就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极为清楚细致,部分学生也可能依旧有不理解的地方。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究竟如何解决集体授课和学生个性化差异之间的矛盾呢?

  笔者曾有幸学习了北京大学慕课团队开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门课揭示了翻转课堂教学法背后的教学原理,即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也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辅导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这意味着,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掌握教学内容。这一理念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它正是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试图通过一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加个性化地学习,从而使师生能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以选择题的讲评作为切入点,改变一下常规的讲评方式,以教学视频为辅助教学手段,待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视频之后,教师精选几道类似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检测和当堂反馈,学生将会有怎样的反应与效果呢?

  二、实践:为学生“更好地学”迈出一步

  笔者首先了解到班里学生都有电脑,上网方便,从而确认了他们有观看教学视频的硬件支持。当笔者把录制教学视频的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非常兴奋,也很期待,迫切期望体验这种学习方式。当发布完教学视频之后,笔者将相关的链接与学习提示发送至邮箱,并建议家长如果有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

  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中提及的录制视频三大原则,即学生想看和爱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笔者开始构思制作教学视频。虽然视频的呈现方式有多种,但是考虑到首次制作经验不足、时间投入、硬件设施等因素,笔者选择了较为简单的计算机录屏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先制作好PPT,而后运用相关软件录音和制作。

  确定教学视频的录制方式之后,笔者开始对视频做整体设计。整体思路是:先略讲选择题的特点与要求,而后逐一分析错误率较高的几道题,每道题又从审清题目和明确考点、分析解答过程、小结解答要领这三个环节展开,最后总结选择题解题要领。

  整体思路是确保教学视频有一个合理的逻辑框架。

  而后就是依据整体思路制作课件。在这方面,笔者运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中提及的相关原则,如突出重点信息,字体、字号、行间距要规范,整个画面不宜过于花哨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尽可能将思考与分析的步骤做成动画效果。

  素材准备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制作讲评视频,具体步骤是:打开下载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在安静的环境下开始录音。保证清晰度,画面稳定而流畅,讲授音量适中,录制不爆音,这几点是关乎学生是否喜欢教学视频的重要因素。

  视频录制好之后,笔者准备发布视频。按照所学课程中的提示,笔者将视频上传到优酷网,待管理员转码和审核之后,视频就成功发布了,学生点开链接便可观看。

  三、反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效果

  如何了解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接受情况呢?如何能够更加便捷地得到学生真实的反馈结果呢?笔者开始思考反馈的方式。

  (一)来自课堂的反馈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一般直观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就是课堂小测。笔者精选了与出错率最高的四道选择题考点一致、难度相似的题目,用课件展示出来。全班学生每人做了A、B、C、D四个标签牌,笔者让学生安静独立地审题和思考,同时举牌表明各自的选择。反馈结果显示,“在语段中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效果的理解”一题,有三名学生选错,这将是我们在之后教学中需要加以巩固的内容。其他三道题全班都做出了正确选择。四道题的思路均由学生自主讲解。笔者发现,学生讲解的选择理由,和课余观看的教学视频中所提及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

  不过,课堂反馈毕竟只能反映学生部分的学习效果,如何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收获与需求呢?

  (二)来自网络信息的反馈

  在尝试教学方式的改变之后,笔者最想了解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和学习效果。于是,笔者从学生对教学视频的整体感受、教学视频的内容呈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对教师的建议等方面制作了调查问卷,运用相关网站进行统计。本次网站统计结果如下:

   图 1 学生总体感受   图 2 学生认为视频内容的难度


图 3 学生对教师语速的感受  图 4 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网站调查的结果可见,学生很认可这种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建议,理解和接受教学视频中的内容。有意思的是,学生对教学视频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比如:最好能从视频中看到老师的头像;老师应该把失误剪下去;请在视频中告诉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巩固练习;希望老师语速稍微快一点儿;在视频的开头标出各题的时间点,便于学生分题查看;等等。每条建议都反映了学生的心声,都鞭策着笔者不断进步。

  在以上反馈的基础上,笔者继续发挥网站的调查功能:精选了一套选择题发布出来,利用“逻辑设定”,使学生在完成练习之后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与点拨。学生纷纷表示“有意思”“特别想做完,因为完成后就能知道结果”。这种尝试,既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再次展现出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魅力。整个教学实践的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 5 教学实践的流程图

  四、反思: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挑战与机遇

  从反馈的数据来看,学生比较支持与认可这种教学方式。可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教师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大有可为的。这次教学实践令笔者在以下三方面收获颇多。

  (一)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建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味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出发点、过程、目标等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这个核心。

  首先,教师不仅要善于从教学经验中发现问题,更要从学习者的视角思考问题。学生具有怎样的学习基础?他们是如何思考和理解某个问题的?他们渴望有怎样的学习环境?渴望用怎样的方法学习某个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在思考学生是否需要、是否支持、是否喜欢,每个步骤都力争让学生接受。

  其次,教师还需关注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本次教学改进正是源于对“集体授课和学生个性化差异之间的矛盾”的困惑。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教育智慧、重组教学经验、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本次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注重将思维过程显性化,又尤为关注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指导,力求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提高。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在借助互联网工具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保持课堂教学、测试、讲评、巩固练习的一致性,既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笔者认为,借助互联网改进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平等的学习机会、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反思中改进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后进生仅仅凭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进步迟缓,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

  笔者在线学习了北大慕课团队开发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课程,进一步了解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获得了反思的契机和改进的支撑。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着眼于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使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达到掌握的水平。这种教学理念祛除了教育中的功利思想,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笔者深刻认识到,教无止境,学更无止境。教学实践只有与学习教育理论、与教学反思紧密结合,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勇于实践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教育的智能化、学习的数字化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体验带来了巨大变化。有感于此,笔者思考并尝试利用互联网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掌握情况,以达到节省课堂讲解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减负增效的目的。学生、家长积极反馈,家长在邮件中说“Y老师的网课太棒了!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鼓励给了笔者莫大的鼓舞与信心。

  当然,毕竟这只是笔者教学改革迈出的一小步,其中还有诸多不足。比如,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尽量采用个性化的录制方式,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视频设置为必选、可选、推荐等类型,从而为不同学生提供帮助,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录制效率与水平,如学习“画中画”式视频,将教师头像嵌入到视频中,使学生感到更亲切;视频时长在十分钟以内(七分钟左右为宜);语速适当加快;等等。

  “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当技术打破资源壁垒,连接校园内外,连接过去和现在,课堂范式必将重新建立,为每位学生营造无处不在的‘私人定制’的数字化学习空间。”[1]可见,未来的学习、未来的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是大有可为的课题。今后笔者将做更多的探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阳佳 . 技术重建学习: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 变革的闵行经验 [J]. 上海教育,2014(10):10-17.

  (作者系北京市三帆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付惠云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