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的实践应用
——一项持续七年的信息化应用行动研究
作者:何 刚 季金杰

  佳佳、伊伊、彬彬是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2014年,他们通过中考顺利考入上海市格致中学,开启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之旅。佳佳和伊伊在位于市中心的格致中学黄浦校区学习,彬彬则在新建成的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寄宿学习。

  他们三人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思维类型。佳佳学习认真踏实,为人乐观开朗,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伊伊十分注重主科学习,为了不影响学习成绩,他不惜放弃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意活动。彬彬则是一个十分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他常常利用晚自修时间琢磨自己感兴趣的创意作品……

  佳佳、伊伊、彬彬是2014年上海市全面实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新政下首届学生群体的缩影。面对“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高考新政,面对全新启用的奉贤校区,上海市格致中学将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全面实现两校区一体化办学的发展目标和“让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发展”的办学理念?让我们通过佳佳、伊伊、彬彬高中三年的成长历程,一同了解上海市格致中学在高考新政背景下的数字校园实践与应用。

  一、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教学管理一体化

  2014年9月,格致中学奉贤校区正式启用。为实现学校两校区教育教学一体化,格致中学希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同步视频教学,让身处两校区的学生共享黄埔校区经验丰富的名师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学校管理者借鉴国内外同类型学校的经验,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基于同步视讯技术建设两校区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同步互动教室为两校区教师克服空间距离开展协同交流、同课异构互动教学、教学研讨和听评课提供了便利。借助同步视讯技术,彬彬虽与佳佳、伊伊身处不同的校区,但他们几乎每周都能在同步互动教室的大屏幕中见到对方,同上一堂课。

  朱老师是格致中学的数学名师,也是佳佳和伊伊的任课老师,他的数学课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为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在朱老师的数学课上体验数学的魅力,学校安排朱老师每周开展两校区同步教学4课时。

  以同步视频教学这一方式为两校区学生授课,对于朱老师这样的资深教师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为上好同步视频课,朱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下足了功夫,力求不让同步视频教学异化为一方上课,另一方观摩的课堂形态,而是追求让两校区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参与教学活动的平等机会。因此,在同步教室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课程和数字课堂,既是学校落实两校区教学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对教师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了多媒体同步互动教室,格致中学还建设了同步会议系统。目前,基于同步视讯技术的同步会议和同步课堂系统已在格致教育集团的八所成员学校布点,任意两所集团成员学校之间都能实现同步听评课、同步电视会议、网络研修、同步备课等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使得这一项信息化应用已成为常态,每学期累计使用超过500课时。

  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数字课程资源一体化

  同步视频教学虽能让学生异地体验相同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过程,然而,一些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前、课后学习资源,却难以通过视频教学实现同步。如何实现跨校区的课程资源一体化,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又一个挑战。格致中学积极整合学校优质课程资源,通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课程资源和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慕课,合力建设学校数字课程资源系统。格致在线课程平台首批上线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共计26门课程。借助这一课程平台,朱老师等名师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够让两校区的部分班级在课堂上学习,还能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后通过课程平台学习和复习。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电子课程资源是指由教师借助电子书开发工具制作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系列交互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完成后,教师将课程导出至学校统一配备的移动智能终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

  彬彬是一位科创爱好者,学校劳技课的课程内容无法满足他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彬彬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在线课程“创新学”,并被其内容深深吸引。在这门课程中,彬彬不仅获得了许多创意设计的技术方法,还进一步拓展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和视野。

  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具有管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收集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等多种功能。学生达到在线课程的学习要求,其课程学习将计入学分管理。2016年起,格致中学联合格致教育集团成员校,组织学生在假期登录格致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假期内修学了多门课程,累计在线学习总量突破8 000人次。正是通过格致中学的数字课程资源建设,身处不同校区的佳佳、伊伊、彬彬,在数字校园的环境下共享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

  三、“多点触控”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在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支持下,朱老师的同步视频教学课上得有声有色。然而,朱老师心中一直有个担忧,那就是如何关注和掌握两校区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请某位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只能顾及部分学生,更何况在同步视频教学的情境下,学生人数在无形中增加了。因此,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借助信息化工具即时获取学生的思考结果,让朱老师颇费思量。

  朱老师在业务学习中发现了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免费教学互动平台App,它能预先布置各类主观题或客观题,在教学中由教师控制教学流程。教师端与学生端需要共同接入无线网络,学生在移动终端上的回答结果将在教师端中以统计图或列表的形式即时呈现,方便教师掌握并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朱老师对这一App如获至宝,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

  在朱老师长期的同步互动课堂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和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每当朱老师的同步视频课开始之前,两校区的学生都会主动在课间准备好教学中需要用到的移动终端和App。每当教师提问或在教学互动平台上发布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会在第一时间从自己的移动终端中接收到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并进行相应的答题反馈。

  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结果不仅在课上即时反馈到教师端,还能在课后生成统计报告让朱老师下载。通过分析高一第一学期每节课后生成的教学互动情况报告,朱老师发现黄浦校区的佳佳课堂表现较好,他不仅回答问题的参与度为100%,且准确率极高,课堂发言积极,在学科测试中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黄浦校区的伊伊虽然考试成绩尚可,但他通过移动终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较低;奉贤校区的彬彬课堂参与度高,然而他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学科测试成绩也不理想。通过对每节课教学平台报告的分析与解读,朱老师认为应当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背后的原因和他们的学习综合情况。

  每一学期格致中学都有20余位教师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开课教学展示。此外,学校以iBook电子书为载体,制作完成数学、物理、心理学、创新学、经典哲学等校本课程的移动端数字课程资源,并在格致图书馆建立“iPad公共学习吧”,每天中午向学生开放,以提升互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四、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数字化档案建设

  朱老师发现彬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不足,也感觉到伊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他认为,并不能就此给这两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下定论,毕竟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学科学习只是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的缺位,往往容易使学校与学生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自2010年起,上海市格致中学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保障体系。

  通过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学校确立将“道德操行素养”“创新实践素养”“健身运动素养”“心理心智素养”“学习能力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五项评价内容,即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每项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置了多项二级指标。

  为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学校采取学生自主填报成长记录、上传佐证材料,班主任核对验证,学校德育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三级保障体系。为方便学生及时填写成长记录,学校开发了基于Web档案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系统的设计体现了量化的思想,为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分值,同时,系统体现了设置权重的设计思想,为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不同的参与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对学生特长申报、作品获奖级别也赋予不同的权重,以此激励学生争当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骨干,冲击更高水平的奖项。

  7年多来,上海市格致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已累计为超过2 000位毕业生提供评价信息。佳佳、伊伊、彬彬就是这其中的代表,通过观察他们的综合素质评价“五能雷达图”,解读他们不同的个体特征,可以进一步揭示该系统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取得的实效。

  1.佳佳: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个案

  佳佳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各学科均衡发展,还是学校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其综合素质全面,“五能”评价(如图1)名列年级前茅,尤其在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志愿者服务、策划组织重大学生活动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代表类型。

  2.伊伊:学能突出的学生个案

  伊伊各科学习成绩优势明显,倘若纯粹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依据,那么无疑其表现优异。然而在“五能”评价(如图2)中,其综合表现一般,尤其是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得分较低,在社会实践等方面也缺少足够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同学形成学习搭档,共同开展微课题研究。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他得到了更全面的成长。

  3.彬彬:学能一般的学生个案

  彬彬在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成绩始终不理想,成绩总分在年级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倘若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其可能会被教师归为“学困生”。但是彬彬动手能力极强,特别爱好小发明创造,屡次参与市、区级多项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作为组织者,他带领同学创意设计并制作了“爱7班”班牌。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策划班级主题班会,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多发掘其身上的优点和可贵之处,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而不是盲目为其贴标签。通过“五能”评价(如图3),彬彬的排名位于年级前列。

  上海市格致中学历时7年着力打造的新型数字校园,使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在全球信息化风起云涌的今天,数字校园的各项建设仍有广阔的空间。下一阶段,格致中学将重点围绕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开展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凸显实验过程的数字实验装备建设与教学实践应用,进一步优化高中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结果呈现与学生参与。格致中学还将建设基于研究型课程的学生自适应学习平台,发挥自适应学习的功能特点,转变学生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从而推动数字校园的应用不断走向深入。

  (作者何刚系上海市格致中学教科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季金杰系上海市格致中学教科研室主任助理)

  专家点评

  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上海市格致中学既呼应上海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时代背景,又充分依托数字校园的建设基础,从数字课堂、数字课程、数字评价等维度不断丰富数字校园的内涵,在基于数字校园加快教与学方式转型的改革中形成了积极的实践经验。

  首先,学校积累了全学科、成体系的数字课堂实践课例,归纳了基于“同步互动教学平台”的学科教学实践策略,同步互动课堂的应用已趋于常态化。这说明学校在基于数字校园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实践中已经走向了纵深,形成了可持续的数字课堂应用与发展模式,在应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与学方式转型方面走在全市高中前列。其次,学校的数字课程形式多样,既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电子书,亦有在线课程平台和大量拓展性微课程,加之学校一流的数字校园环境,突破了校园内可接入学习的界限与屏障,真可谓处处是学习之地,时时是学习之机,人人是学习之师。再次,格致中学是上海最先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校之一,无论从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设定还是信息化评价系统的开发与保障等方面,学校的实践应用案例都为上海全面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格致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对同类高中学校在高考新政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方式,具有一定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牟艳娜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