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者:程晓堂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中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在英语教学中全面、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渠道,提供实时的反馈和帮助。但是,如何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一、引言

  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实力和命运。大力发展教育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而要完成这些紧迫任务,需要有顶层教育体制和政策的保障,也需要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还需要技术和手段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转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发展的每个角落, 其中当然包括教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再是一个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如何推进的问题,如何优化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就是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管理。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教育信息化 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一特点在教育信息化的英文和中文表达方式上可见一斑。教育信息化的英语表述有以下几种:IT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 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Cyber Education(网络教育)、Virtual Education(虚拟教育)等。[1]14-16英语教育是我国各层次和各类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英语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探讨英语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并就践行英语教学信息化提出一些建议。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英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应该说走在了一般意义的教育信息化的前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的同仁就已经开始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英 语教学之中。较早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专家们研发了很多辅助英语教学的软件,并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验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 互联网的诞生与推广,基于互联网的英语教学信息化开始发展,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网站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学习和教学资源。

  进入21世纪以后,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育不再只是建立英语教学网站,也不再只是提供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而是提供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平台 (也称在线学习空间)。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平台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资源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线学习平台有很强的交互性,它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反 馈信息,与学习者进行智能化的互动,而且能够为教师、学生、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交流的空间。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 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英语教育之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教育的信息化应该处于探索阶段。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深度还有待 提高。大家经常提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那么何谓“深度融合”?怎样做才算深度融合?哪些做法不能称为深度融合?下面我们结合 一些例子进行简要讨论。

  现在人们谈及信息技术,往往指基于计算和网络的技术。其实,信息技术的内涵很广,包括信息表征、获取、传送、贮存、加工、处理和利用的技术。[2]也就是说,利用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存储信息也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利用语言和纸张记录和存储信息也是信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形式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融合深度不断加强。从表1 列举的情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融合深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从目前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误区,融合的深度还不够。 比如,有些英语学习网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海量的练习题,而这些练习题与传统的纸质资源中的练习题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几乎没有任 何信息技术的含量。有些学习网站提供的学习活动仍然局限于知识的讲解、记忆、操练等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英语口语训练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仍然停留 在重复、模仿、跟读等阶段。这些做法的信息技术含量仍然很低。有些学习网站为英语教师开发了作业发布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为学生发布作业,而 且还能借助平台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这种方式虽然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含量,但是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无形之中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除了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英语学习平台以外,研究者已经开始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课堂教学。比如,打造智慧课堂,将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 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应该说,这一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有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突 出。也就是说,英语课堂上使用的信息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一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用手写方式在平板电脑上做 记录,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做的记录回答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在草稿纸上与在平板电脑上做笔记没有本质区别,至少在学习方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不 仅平板电脑的优势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而且有些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在平板电脑上几乎没有记录下有价值的信息。以上所举的例子虽然使用了信息技 术,但没有真正利用计算机或网络处理信息,也就是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有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确实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交 流和处理的信息,但实际意义并不明显。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低程度的融合方式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抛弃。比如,可以继续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包括 音频、视频与文字材料。

  三、关于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思考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但是,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只是一个实践应用问题,不能停留在实际操作层 面上,要开展研究与探索。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研究与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把传统英语教学中已经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

  英语教学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无论时代和技术如何发展,英语教与学的有些做法是永远不过时的,是永远需要 做的。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不断更新的、有针对性的真实英语学习材料,以实 现扩大语言输入的目的。再比如,阅读永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使阅读更有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基于网络的在线英 语阅读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推送最合适的阅读材料、记录学生的阅读轨迹)。张金泉、臧国宝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的英 语教学模式有五种:实时化学习、个性化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3]显然,在这些学习模式中,除实时化学习以外,其他四种学 习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业已存在。借助信息技术,这些学习模式可以实现得更好、更充分。比如,基于信息技术建设的学习资源库不仅容量大,而且 类型丰富,更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需要;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社区、在线论坛等可以为讨论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提供更多 的讨论和协作渠道,而且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借助信息技术,做英语教学中以前做不了的事情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和途径有很大的局限。比如,过去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时,往往只能查音标,再根据语音知识自己发音, 也不能判断发音是否准确。现在可以通过听录音来学习单词发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实时的反馈。再比如,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的语 言识别,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比如学生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实时 的反馈;再比如借助信息技术,使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全球范围内虚拟学习群体成员进行互动。利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数据,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来发现社会关系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平台课程点击量、浏览量的记录和分析,进而预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个性 化方案,动态地设置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习者丰富的学习需求。[4]

  当然,在利用信息技术时,也要注意随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比如,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由于物理环境的分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需要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互动媒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困难,容易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孤独迷茫,久而久之可能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5]国外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可能有损孩子的正常发展及心理与身体的健康。[6]22-31因此,在推动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 现实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并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互动交流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7]46-50

  (三)研究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英语教学还有很多误区,还有很多普遍存在但并不合理的做法,比如,题海战术、机械记忆与模仿、脱离语境的教学等。在英语教育信息化 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一定不要把信息技术用于这些不合理的做法上。比如,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收集练习题,还需要给学生印制练 习题,之后还要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很便捷地给学生布置海量的作业,自动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笔者认为这是对信 息技术的误用。那些在课堂上简单地将英语课文或课本上的图片搬到屏幕上的做法并不是真正在利用信息技术。[7]46-50很多课件是灌输性的,有人称之 为“电灌”“电子板书”“电子教案”。这种课件只是再现书本的知识,学生仍然是接受性学习,未发挥其主观能动性。[1]14-16在整合的课堂上,学生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则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而自主性学习活动恰恰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 作为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定位存在一些问题,过分强调师生分离,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交由学生自己完成。[8]58-61

  从某种角度来说,信息技术就是学习的工具。我们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工具。同时还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所有的 工具都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简单的东西,因此工具的智能程度与对人智力的要求可以被视为同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随着工具的智能程 度增长,对人智力的要求就下降。[6]22-31

  (四)研究和探索技术人员与英语教学研究人员深度合作的机制

  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可能不熟悉英语教学的需要,而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可能不熟悉信息技术的功用。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都 无法完全代替教师。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和周围学习者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因此,在研究和推广英语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周围 学者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使教师在整合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 己应有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8]58-61

  (五)优化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做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真正的深度融合,不能只是在英语学科上做文章,要将 其置于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框架之下进行推进;要与制度、条件、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协调一致。研究表明,学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指向学生发展, 它高度依赖学业评价、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而学习方式变革依赖于教学条件改变和数字学习资源建设,其核心是学校信息化领导力。[9]因此,在推进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有整体改革的设计思路和方向,要与其他相关因素协同推进。比如,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可以带来教育教学方 式的变化。但是改革教学方式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还是来自教师自身,特别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格局正在形成,需要加快互联 网环境下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并在国家教育体制、教育供给和学校办学等方面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的、前瞻性的制度设计。[10]

  四、结语

  概括来说,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景十分广阔。在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 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内涵,要全面认识计算机、互联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硬件和软件在促进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作用;要 充分考虑应用信息技术的实效性,避免走形式、走过场,避免为了应用而应用的一些做法;要遵守经济原则,避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避免应用信息技 术解决简单问题的做法;要跟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不断优化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要加强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理论和 实践研究,研究理论模型和实际操作过程与方法。

  注: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标准及测评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 16YJA740004)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小学生英语素养提升战略研究”(15WYA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志远.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

  [2]李运林.正确认识与践行教育信息化——七论信息化教育暨纪念南国农先生逝世三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5-10.

  [3]张金泉,臧国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79-82.

  [4]牛朝晖,王松.大数据环境下网络教育之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39-41.

  [5]归樱.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2):8-12.

  [6]体奥·西堡.信息化教育神话是否存在[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

  [7]李广凤,武云斐.试论信息技术与英语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7(8).

  [8]蔡青.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及问题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6).

  [9]黄荣怀,刘晓琳,杜静.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4):1-6.

  [10]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徐晶晶.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7-16.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

  责任编辑:付惠云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