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趋势成为优势
小学数学智慧教育实践与思考
作者:黄 芳

  顺应“互联网 +”背景的智慧教育已成为趋势,一线教师需要“用智慧的方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努力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趋势成为优势。祝智庭教授提出:智慧教育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思维、共享、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我们需要“用智慧的方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智慧教育”的“智慧”不仅在于表面的技术,更在于根本的理念。

  一、让技术服务于素养提升

  笔者多次参与数学智慧课堂的磨课,深切体会到开始很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从备课起,我们一直在技术应用方面大做文章,总觉得技术应用要又多又新,那才匹配得上“智慧教育”。上完课才发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不知不觉中虚浮完美的技术已牵引我们远离初衷。并非所有的数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都适合利用技术来展开,我们要努力“把适合机器做的事让机器做,把适合人做的事让人做,把人机结合做得更好的事让人机一起做”。把握“恰到好处”的基本准绳主要是“教学目标”。不管我们期望如何通过技术来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造,教学过程必须始终围绕“目标”展开,技术的应用要能真正推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能真正促进思维方法的建构,能真正促成主动学习,等等。如果说,某些技术应用完全可以用常规手段来替代,那就不必应用技术;如果说,某些技术应用确实具有常规手段不能实现的优势,那就智慧地应用技术。比如,要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合于运用实时分析的内容,并设计出不同的评测题型。在数学中常见题型有口算题和计算题,评测时如果只需要考察学生的正确率,则可以设计成填空题、选择题等;如果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则建议设计成主观题或拍照题。对于评测系统来说,一般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是有固定答案的,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所有学生的答案,并能实时进行学情分析。主观题或拍照题的答案具有不唯一性,教师可以利用讲评功能中的浏览功能,快速查看所有学生的答题过程,并针对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如果缺乏对教学的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技术就会如“风中的蒲公英”,随意游走,犹如没有“着陆的根”。如何遵循“恰到好处”的原则来选择技术,让技术能够以“精准、个性、优化、思维、共享、创造”的优势服务于学习,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基于解决问题而外显。应用信息技术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或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移动智能技术支撑下的多元化学习,使他们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发展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从“知道、领会、应用”的低阶思维向 “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发展。

  二、让技术服务于自主学习

  互联网时代,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学习任何知识,教室不再是学习发生的唯一场所。但我们应避免走入这些误区:简单地将技术作为缩短学习者思维过程、加大教学“容量”的工具,机械地将技术作为应试检测的工具,或者利用计算机演示来替代学习者的实践活动,替代教科书、黑板、粉笔等传统工具,等等。不能脱离本质、窄化“技术”。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推动“群体互动生成性学习”“个人自主适性学习”“小组合作研创型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实践中“最后一公里”有可能一不小心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技术变革学习方式不应停留于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缝缝补补,教师要在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再造,创设一种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灵活创新的个性化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自主的发展,从而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通过微课实现翻转课堂,是利用技术促进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课堂智慧学习的触发器之一。比如,在教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一课时,笔者和宋丽华老师一起基于自主学习理念设计了课前微课,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首先,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比,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接着学习。地图上分别标有安镇和无锡(市中心),它们之间实际距离是18 千米,安镇到无锡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呢?”

  接着,鼓励学生尝试:“请试着先自己写一写,算一算。”——显示“暂停”浮标。

  再接着,进行校对:“一起来学一学。安镇到无锡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3厘米和18千米的比。3厘米和18 千米的单位不统一,先把它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18千米等于1800000厘米。单位统一后,再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得到3:1800 000。最后还要化简成1:600000。通过以上计算得出,安镇到无锡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600000。”

  最后,教师揭示:“我们把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绘制平面图或地图的标准,也是我们阅读平面图或地图的依据。1:600 000就是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000厘米,也就是6千米,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600 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 倍。”经过以上的学习,接下来就可以试一试完成课前自学练习。“练习过程中假如遇到困难,你还能随时回来学习微课,直到完全理解,加油哦!”——显示“返回”浮标。

  自主学习常常离不开数字课堂。如何设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一开始我们定位在“告诉式”的讲解,在一次次修改完善微课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确以下几点。其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暂停、返回”等浮标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管理,自主调整学习进度,也可以让学生在上面旁批、做笔记、共享等,还可以通过学习分析系统,实时了解学习状况以生成更有效的课堂。其二,微课也需要像常规预习课一样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空间。我们不要陷入由“教师灌输”走向“电脑灌输”的误区,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然后试着写一写,算一算。不要为了单纯追求美观的形式而忽视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发展。其三,学生在课前针对主题进行自主学习,课内则在教师引导下开展深入探究,从而实现课程结构重组和学习流程再造。其四,微课可以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补充,也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实现课堂的“小翻转”。我们通过有效沟通“技术”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世界”“自主建构过程”“数学学习特征”的联系,努力为变革学习方式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

  三、让技术服务于深度学习

  南京大学教授郑毓信这样界定“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应当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地思考,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真正成为高度自觉的理性人。但现在的数学教学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一直在做,一直在算,一直在动手,但就是不想。如果处理不当,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趋势很有可能助长这种“不想”的趋势。

  如何让这种趋势成为优势?我们要充分挖掘互联网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之真正帮助学生养成“长时间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只有这样的深度学习,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时,安丽玉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探索每月天数。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万年历。“要想了解其他不同年份的年历,在平板电脑的日历中,上下滑动就会看到不同的年历。你看,往下拉,这是1949 年的年历,在这一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因此我们把每年的10月1 日定为国庆节,多么激动人心啊!”——教师下拉年历。“时间过得真快,到2009年10月1日,正好新中国成立60 周年,那天在北京进行了隆重的国庆典礼,大家看视频!作为中华儿女,你们感到自豪吗?”——教师继续下拉年历。“那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 年10月1日成立的,到某年某月某日,正好100周年?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第二步:利用平板电脑中的“年历”进行小组合作。要求:每人任意选择1 个年历,把每月天数记录在表格中;小组汇总拍照“投屏”;观察统计数据,并做组内交流。

  第三步:交流生成。先请第一小组“投屏”汇报,再请第二小组“投屏”(分析两个组的统计有何异同),最后请6 个小组同时“投屏”。“汇总这么多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有31 天,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板书:大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有30天,叫小月。2月通常有28天或29 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为了探索大月、小月和2月的天数,安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从月历的使用到年历的使用,再到1949年、2009年、2049 年的时光之旅。这个过程借助平板电脑中的万年历展现不同年份的异同点,充分凸显了常规课堂实现不了的智慧功能,不仅引导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找到每月天数,培养了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而且帮助学生学会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同时,这样的深度学习过程也使学生感受了祖国的变迁,在无形中进行了爱国主义等价值观的自然渗透。基于技术应用下的智慧学习,“使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既倡导个性化与人性化学习,又鼓励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素养化”。

  一个时代,一个声音。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变化一定要有自己的探索与思考。如果只重视新技术,不改旧观念,不仅会忽视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优势,而且会人为放大技术的劣势,结果就会在趋势下走入误区。我们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化解技术带来的风险,努力让趋势成为优势。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不过分夸大新技术的变革作用。努力推动教学的结构性创新,真正用智慧的方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打破固定课时,跨越学科之间界限融合课程,探索面向真实的主题教学,利用技术开展个性化教育,等等,这才是技术背后蕴含的力量。

  责任编辑:祝元志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