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的“忧思”与“优化”
作者:黄勤雁 关胜春

  摘 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集中展示数字化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从地理学科“优课”评审中发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尚待深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尚需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优课”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和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优课”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的“优课”活动和数字化教学实践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优课”;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数字化教学实践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1]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下简称“优课”)活动是教育部推进数字化教学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集中展示数字化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优课”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让广大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上好一堂课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数字化教学应用的常态化,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每堂课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讲授,促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资源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笔者作为评审专家,参与了2014—2015、2015—2016两个年度的推选到省级和部级“优课”的评审工作,从评审的157节课例中,看到 “优课”活动在数字化教学实践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需要我们关注与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对“优课”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数字化教学实践会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优课”之“忧思”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有力支撑,有别于专业机构系统开发的教学资源。“优课”活动的重要目的是探索一种建设课程资源的新方式,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课程的生成性资源体系。然而从目前上传“优课”的情况来看,教师参与“优课”活动的“面”和自主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范围还很不均衡。

  首先,参与展示“优课”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且数量不足。仅以黑龙江省地理学科省级“优课”为例,2014—2015年度黑龙江省高中地理教师共晒课136 节,经各地市评审推送到省级的高中地理课共16节,最终经省评审小组评审,推送到部级的高中地理“优课”共7节。“优课”的数量不足,约占黑龙江省地理教师数 1/4的哈尔滨市,仅有1节,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等七个地市为0节,地市覆盖率为53.3%(如图1)。2015—2016 年度的高中地理“优课”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区分布不平衡,且数量不足的问题仍很明显。

  图1黑龙江省地理学科2014—2015、2015—2016年度省级“优课”在各地(市)分布图

  其次,“优课”的内容不均衡。推选上来的“优课”中,容易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优势的必修一(自然地理)内容较多,而必修二(人文地理)内容偏少(如图 2)。有些教学内容则无人问津,如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四节教学内容在两个年度的“优课”评审中,均没有教师展示。2014—2015 年度推选到省评的16节“优课”中,必修部分章的覆盖率为63.6%,节的覆盖率仅为23.4%;选择“大气环境”的有3节,选择“地球表面形态”的就有2 节。在活动管理平台上检索到全国各地上传的课例也有类似情况,如其中“大气环境”一节有907节课例,“地球表面形态”一节有349 节课例。这些内容比较容易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容易显现信息技术优势,数字化教学效果较好,是教师们各级各类公开课的首选。

  最后,参与“晒课”的教师结构不平衡。参与“晒课”的多为年轻教师,多为有评职称需求的教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参与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优课”的质量。

  图2黑龙江省地理学科2014—2015、2015—2016年度省级优课章节分布图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尚待深化

  数字化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一堂“优课”的基本特点。数字化手段的先进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名师”上好“优课”的关键。从两个年度课例来看,距离“优课”要求“上好一堂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的目标尚有差距。大部分课例虽然使用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设备,但课例显示出“教师包办”现象仍很普遍,表现在教师“讲得太多”,教师讲上半句,学生齐声答下半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教师用所谓的“问”牵着学生思维,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够,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彻底转变。

  “优课”活动显示出教师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教师们尚缺乏数字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在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方面,在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方面还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手段、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普遍用、经常用、广泛用”是上好“优课”的有力保障。

  (三)数字化教学环境尚需完善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优课”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离不开高品质的数字化硬件环境支持,更需要教师在技术层面上熟练规范地应用数字化工具,做到科学生动、精准精致。从两个年度评审的大部分“优课”课例可以看出:展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主要是“计算机 +投影机+ 电子白板(或投影幕)”等,缺少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终端(如电子书包、移动终端等)参与学习的课例。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备没能充分支持学生参与学习,也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对教学评价的支撑。

  同时,评审课例的课堂实录中,拍摄手段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上述现象,除了受制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缺口外,主要还是我们对数字化教学的长远发展认识不足,数字化教学思想还没有完全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中。只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才能让数字化教学思想在优化和改善我们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上发挥作用。

  二、“优课”之“优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在今后的活动中能更好地推介高质量的“优课”和高素质的“名师”,开展高效的数字化教学,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优课”的引领作用,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

  一是扎实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有机整合行政推动、教研指导和电教支撑这三支力量,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优课”的“晒课”和“评优”活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上传的课例,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随堂练习、课后作业、辅助资料等内容都有明确的数字化格式和规范要求,可以引领广大教师有效地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二是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结构的完整性、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优课”的评审标准要与时俱进,体现数字化教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引领基层教师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基层学校建设优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例如,课例“地球的表面形态”采用动画模拟板块运动变化,信息技术在突破难点上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课例“大气环境”采用了多媒体动画来表现“锋面”的形成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大量课例以“时政新闻”的数字化视频导入,注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这些都是“优课”引领下的数字化教学成果。三是加强基层学校和教研部门的数字化录播教室的建设。县区教研机构可将录播教室“整合与共享”,组建一支专业录播队伍,专门为县区和周边地区教师服务。学校之间也可密切联合,强强合作,在技术上呈现多机位、多角度、多维度、立体的课堂,全面记录师生教学活动诸环节,制作出声画清晰、品质优良的数字化视频课,完整展现教师的魅力风采。

  (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强化数字化教学思想

  教育技术研究用TPACK模型来表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的简称,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由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和学科内容知识(CK)三类核心知识元素,以及三类核心元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四类复合型知识等七个维度组成。 [2] 当前,技术知识主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教师要在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基础上,积极学习与融合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课例的主题立意要注意提升和升华,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思想,表达出教育主张和教育智慧,凸显“优课”的特色和高度。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鼓励创新数字化教学模式

  “优课”活动遴选的课例有别于常规赛课,一定要突出数字化教学中的“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我们一定要强调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应用,同时,为确保“优课”质量,除了要发动更多、更优秀的教师报名、“晒课”外,还要研究不同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录制课例的技术性、专业性。更加注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来系统探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变革。 [3]为了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我们要注重课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创新,使其更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优课”评比中,有的课例以 Google Earth Pro 数字地球软件为地理学科工具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化。有的课例利用实物展台演示太阳高度变化,使学生学习体验深刻。这些课例展现了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深度融合的可喜探索。我们要利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激发教师应用创新的活力,实现“普遍用、经常用、广泛用”,创造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研究的大课堂。通过“优课”评价的引导,鼓励线上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生成式资源教学等新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的课例参加展示。

  数字化教学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地对“优课”进行“忧思”反馈,不断地“优化”改进,“优课”活动才能真正展现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思想与实践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郝增明.数字化学习过程评价的客观指标[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47-48.

  [2]魏轶娜.基于TPACK框架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0):73-77.

  [3]汪建华,李森.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CSSCI(1998—2013年)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43-48.

  (作者黄勤雁系黑龙江省地理教研员,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文科部副主任;关胜春系黑河市第一中学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付惠云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