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教材的融合创新
如何在微课制作中提升教材分析处理能力
作者:孔忠伟

  以生为本,全面分析;吃透教材,融合充实;关注本质,多元应用——教师在研究教材、制作微课时应做到这些,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材分析处理能力,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的教材分析处理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解读教材的能力和设计教学的能力。通过近年的实践与思考,笔者从微课制作出发,以培养提升教师教材分析处理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如下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以生为本,全面分析——提升教师教材分析能力

  “以生为本,全面分析”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分析教材,设计微课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师要针对微课制作的特点,从微课内容的确定、呈现方式的选择、语言的设计等方面开展分析,选择一些能够更加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内容与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微课的制作。同时,通过不断分析,有效促进自己教材分析处理能力的提升。

  (一)以生为本,全面分析教材

  以生为本,全面分析教材主要是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更全面地分析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来确定微课制作的主题。因为微课主要是一个知识点,而不一定针对一节课,所以教师要对很多新课的内容进行更细致化的分析,同时还需要分析大量的习题。教师需要比以往更全面细致地分析教材,这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道思考题为例。“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又相当于小长方形的1/4(如图1),求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比是多少?”该题融合了很多知识,既有新课“比的应用”,又有三年级“重叠问题回顾”。看似很复杂,但却有更简单的方法,即可以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微课制作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不同的方法,并让学生在不断比较与沟通中,理解算法,学习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该题的解法,而且提升了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

  图1图形问题求解

  (2)以生为本,全面构思教学

  以生为本,全面构思教学主要指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制作微课,注重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语言的表达等。常规教材是静态的、简单的。教师一定要精心分析教材,选择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微课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呈现知识,突出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自己的教材分析能力。比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瓶子的容积”,该内容是要让学生通过转化来求不规则容器的体积。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容器变化后,总容积、水的体积及空白部分的体积都是不变的。但通过具体的操作,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多种变化。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可以动态呈现移动的方法,把水移动的过程与容积变化的过程展示出来(如图 2)。再通过讲解,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容积守衡的原理。

  图2瓶中水与空气的移动

  二、吃透教材,融合充实——提升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开展有效的设计。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分析处理能力。

  (一)设计联系问题,理清教材思路

  有别于公开课,微课就是一个视频,微课内容的展开完全依靠教师的语言与画面辅助,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通过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问题,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把教材的内容层层展开。因此吃透教材,了解意图就非常关键。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乘除法混合运算”。教材上给出的例题是两个人对话,主要信息是:“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这盒药共12 片,一共可以吃几天?”如果直接让学生去计算,学生可能很快就会算出是8 天。但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结合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就制作了微课,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一共可以吃多少天,我们可以怎么来想呢?”“利用总片数除以每天吃得片数就可以算出天数,那每天吃的片数又可以怎么算呢?”“除了这个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吗?”……通过这些关联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引导他们分析思考,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拓展教材内容,补充教学内容

  在现行的很多版本的教材中,由于篇幅的原因,很多知识点都会介绍或讲解得比较简单。因此,通过微课制作,教师就要关注这些内容,充分解读教材,把教材中的一些关键语言转变成精彩的视频或课件来补充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同时,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完全按照教材来开展教学,也许微小的调整可能会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更加合理地来设计教学。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长方形”为例,教学内容就是一句话,“画一个长10厘米,宽 8厘米的长方形”,那么怎么画呢?怎么教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补充与思考。而且这样的课,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思考有效的操作步骤,并制作成动态的微课,对于学生的操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反复研讨修改,提升教材编创能力

  教师的教学与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尝试与修改,但相对比公开课的反复试教,微课的修改与制作就显得非常方便。教师可以在制作完成后,随时观看与修改,还可以请同事帮忙讨论与交流,甚至还可以与专家名师的视频与微课进行对比研究,因此微课的修改还是有较大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更加吃透了教材编写意图,提升教材编创能力。

  例如,唐彩斌老师制作的“平面图形复习”微课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唐老师在微课中把所有的平面图形进行了较好的梳理,圆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不仅可以自上而下推导,也可以自下往上进行推导(如图 3)。这让我们对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看得更加清晰。这样的思路,我们同样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内容的教学中,有效促进了我们对于图形公式的关系理解,也提升了我们的教材处理能力。

  图3图形金字塔

  三、关注本质,多元应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微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多媒体来呈现,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知识的理解?如何通过多媒体促进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去研读并编创教材。

  (一)多元应用,使知识呈现更生动

  多元应用主要就是通过应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在微课的制作中,我们更加需要结合多媒体来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呈现,因此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本质。比如,平常教学中较少涉及的“数学的文化”“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典故”等通过微课的补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数学中还有一些理论性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可能会感受不明显。但通过多媒体展示,就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体验。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中的“你知道吗”为例,教材对公历中平年与闰年为什么要多一天进行了解释。但仅让学生去了解一下,学生并不能理解。这时,如果能够结合多媒体,制作一个动态的视频(地球、月亮、太阳进行旋转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声情并茂进行解读与教学,相信一定会比只让学生阅读要好很多。

  (二)适时应用,促进知识教学更加灵动

  适时应用主要是指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适时应用微课来促进课堂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当遇到难题时,教师越想讲解清楚,学生可能越不明白。其实,如果结合多应用媒体,效果就会好一些。比如在教学的难点处,适时插入一些有效的微课,对于学生的帮助将是不可言喻的。因此,针对平时教学的一些难点进行微课制作,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动态呈现一些知识过程,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帮助。同时,教师要能够制作出精彩的视频,也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难题。

  例如,我们制作了一个微课,主要借鉴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的“轴对称图形”。其中有一个环节非常精彩,就是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我们通过多媒体来操纵一朵完整的花,不断减少其花瓣,然后让学生判断,最后学生会发现,不管去掉几片,剩下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哎!这是怎么回事?”这种动态的教,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理解轴对称的本质。

  从微课的设计出发,我们开展了近一年的研究。我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为导向,以微课为武器,通过分析教材、研读教材、编创教材,丰富和优化多媒体教学,让动态的微课与静态的课本融合,让立体化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融合,也让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得以提升。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有了点滴的发现,但教师多媒体编创能力的提升却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下去。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开掘出其他促进教师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5]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七——推理能力(下)[J].小学数学教师,2015(9):31-37.

  [6]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M].蔡金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滨文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祝元志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