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的区域教研工作方式转型与路径创新
作者:丁玉祥

  “互联网 +”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融合,从而构建新的发展生态。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正在推动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构建,促进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面对“互联网+”新趋势,学校和教师准备好了吗

  当前,新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形态正在发生着改变。新的学习环境、移动终端、学习行为分析工具及多样化的远程学习与交互工具层出不穷,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2015 年公布的《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指出,加强混合学习的应用、开展“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学习成为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趋势。自带设备和“创客空间”等技术应用形态的出现,对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天,我们的学生已与信息时代同步生长。为适应新趋势,教师需要主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诊断,变革教学方式,支持个性化学习。显然,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有些教师还未适应自带设备的教学,具体表现为:教师不熟悉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技术,习惯以教师为中心,不熟悉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教育模式,不会在自带设备的环境下组织教学,教师不善于寻求学校、社会的支持和协助。

  一些学校也没有准备好,具体表现为:不熟悉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技术,习惯以分数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理念,不熟悉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移动互联时代的德育经验。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开放化、移动化和个性化。如果我们把准了课程与教学发展趋势,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研工作方法,那么将会更好地引领教师,影响校长,服务学校。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工作转型

  教师如何适应“互联网 +”时代学习方式转型?有学者说过:“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一定能够取代不会使用技术的教师。”从技能要求看,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职业与生活技能。教师需要教会学生运用新技能,去理解和应对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

  “互联网 +”对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将是不可逆的,我们只能理智面对。我们研判教学将发生如下变化:未来学习方式更突出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互动性和合作性,未来学习评价更加突出学习结果的适时性、精准化、多元化,未来学习资源更加突出资源供给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引领的需要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强化教师掌握并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专业要求。

  当前,教研工作任务迫切需要转型:教研目标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研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向“学科素养”,教研内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研工作的改进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教研形式从“专家指导”转向“众筹学习”。区域教研工作转型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一是强化教研人员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评价意识;二是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三是倡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推进学习方式变革,使其学会学习;四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科学运用,实现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五是引导教学研究工作走向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轨道;六是教研重心再下移,重视学校特色引导和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

  三、“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教研品质提升路径

  教研工作如何适应当前工作转型的需要?客观上,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区域教研工作方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实践和调研证明,依托项目设计并借助信息技术能有效提升区域教研品质。具体有以下七条路径。

  (一)视频课例录播与行为诊断

  视频课例录播与行为诊断具体方式:区域教研机构以视频录播的课例为载体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切片研究,将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与校本研修结合,利用区域网络远程直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进行研究。例如,利用基于社会性的在线视频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视频课例直播与行为诊断。可以每次活动,做到“三合一”“一题五课”“一个主题、一节课,一个讲座”,集“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议课”为一体。学科教研员精心谋划、专业示范、有效实施,真正起到示范、研究、引领作用。具体的形式包括主题式研修、教师同课异构、模拟学生课堂及课后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聚焦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切片式分析,深度归因导致行为变异的多维度原因,从而让教师深刻地认识自身行为的不足与缺憾,进入主动改进教学行为、自觉改进教学行为的良性工作状态。

  (二)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

  博客是一个叙事平台。博客作为个人网络日志,是展示个人的虚拟空间、网络交友的窗口、资源分享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平台,可以实现教师碎片化知识的系统管理,实现自我知识的自由积累;与同行深度沟通与平等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与教学智慧分享。利用博客平台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比如定期发布教研活动相关的网络日志,不仅能促使教研员定期进行教研工作的总结反思,开展学科研训工作知识管理,还能增加教研员与教师互动的交流机会,扩展与同行经验的分享空间,适度宣传推荐个人研训成果。

  (三)技术支持的思维导图应用

  绘制思维导图是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有效方式。科学统计表明:科学的思维导图,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 20%。在区域教研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思维导图可以将学习者的思维可视化。比如,借助思维导图将教师学科研修事务与班级常规日程进行结构化管理,让工作思路更为清晰,工作重点更为突出。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师任教的课程知识做结构化的梳理,也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结构,把握学科的思维脉络。比如针对初中英语学科,利用思维导图围绕过去、现在和将来时态,进行英语八大时态的结构化整理,让学生对初中英语时态一目了然。再如,针对化学学科,利用思维导图对化学实验进行结构化梳理,让学生清晰了解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典型实验以及学法指导,有效提高化学实验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在线学习评测与教学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对学习者进行深度分析,才能实施精准教学。目前,很多教师局限于经验性教学,教学设计缺乏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导致教学没有针对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借助教育类 APP进行学情诊断,有效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开展学习评价或课堂形成性练习评价及巩固性作业的评级,并借助等APP 工具(比如基于学习前置的结构评价或课堂形成性练习评价以及巩固性作业的评级,小学生借助“速算总动员”、初中生借助“作业盒子”“一起作业”“猿题库”“悠数学”等 APP 工具),进行在线学习评测,不仅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而且为教师提供基于诊断的学习结果分析,极大地提高学科教学精准性。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和使用 APP,及时化解家庭学习中作业的疑难,避免学生因为错误或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掉队。针对在线学习评测APP 的诊断结果,教师对学生做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深度运用在线的教育评测APP 工具,能够强化教师的课程评价意识、诊断意识及教学补偿意识,能有效落实学科教学评价要求。

  (五)微课与个性化教学补偿

  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和速度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掉队现象。为了减少学生因为学习上存在困难得不到及时指导而掉队的现象,区域教研员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微课资源的个性化教学补偿实践,成效不错。微课起到补偿功能:一是用于前置性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化解认知性目标障碍的难点;二是在后续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异步补偿认知性目标的缺失。教研员通过区域教研活动,指导教师如何把握微课资源使用的时机,如何提高微课资源的使用的适切性和针对性。同时开展微课制作的竞赛,提高微课资源制作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组建学科教学团队,开展系统化配套微课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程学习资源。比如针对化学学科开发初三化学的衔接课程,开发中考的专题复习配套课程及考前供查漏补缺的指导性课程等。对于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将微课进行重放、慢放,反复播放,有效弥补教师对学生学习差异化指导及时性不足的缺陷。

  (六)课堂翻转与学习流程改造

  随着可汗学院以及翻转课堂的兴起,技术支持下的课堂结构改造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课堂翻转的实践价值在于,优化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流程,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基于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将学习内容中存在的疑难或问题带到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小组互助,回答问题,大大缩短了课堂上教师集中讲授学习内容的时间,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体验,师生的学习互动赢得了充分时间。通过对课堂结构的改造,设计适于学生自学步骤和学习活动,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掉队的风险。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利用“洋葱数学”“洋葱物理”“学堂在线”“酷学习”“纳米盒子”等APP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微课资源。以此保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同步学习中,个性化选择适应自己学习的微课资源。

  (七)基于精准测量的学业质量监测命题研修

  传统考试的命题多基于经验判断,而非基于科学的诊断,因而导致命题的精准性不高,教学补偿的针对性缺失。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依据标准进行学业质量监测命题,借助命题双向细目表和命题规划来科学把握学业质量监测的命题蓝图,提高了教师自身命题能力及优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命题教研员或教师针对每个考点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进行难度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阅卷数据、诊断数据,了解每个考点或每道试题实际难度。通过预设难度与实际难度的对比,分析命题人员对学情和学业考点教学难度的把握情况。经常出现命题预估难度与实际难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就是命题人对监测对象学情的了解不够准确,或者对学科知识与能力维度难度的把握不够精准。这就需要命题教研员和教师积极主动提高命题能力。客观上说,教研员组织基于精准测量的学业质量命题研修,可以引导骨干教师进一步思考:命题人员对区域、学校、学生的学情掌握是否真的到位,是否真的了解学情?通过命题研修反思,不仅有利于促进教研员自身命题工作改进,更有利于教师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评的深度思考,促进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

  (作者系江苏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祝元志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