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科信息化共同体助推“让学”理念落实
作者:黄凤梅 曾扬明

  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办学的核心是“让学”,首先要有东西可学(课程建设),其次才是怎么去学(课程实施)。如何落实“让学”课程,我们借助“学科信息化共同体”的建设,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主抓“三个一”,实施“三步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智慧校园的建设。

  一、营造一种信息化环境,植入“让学”理念

  “走进二实小,就要让人感受到现代的气息。”这是学校领导班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确定的明确目标,也是二实小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所在:拿来就用、按需而用、适时而用、适当而用。如,人教数字校园提供了丰富的动画视频、听力语音、情境图片等精准的碎片化资源,鼓励教师拿来就用;教师可依据个性化需求,在资源选择上不完全照搬,而是按己所需做加、减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对教学资源过分依赖,也不能为用而用,而是要适时恰当地进行合理利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我校许老师首先利用人教数字校园的导入模块播放一段动画,让学生感受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可爱而渺小的,然后利用宇航员这句话“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地球为什么“太容易”破碎呢?这叫拿来就用,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随后,许老师点开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片段朗读音频,让学生边跟读边思考:为什么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朗读之后,许老师带领学生用电子白板笔勾画说明上述问题的句子。这个环节就是按需所用。在教学过程中,许老师点开“枯竭”词汇卡片向学生解释枯竭的含义。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许老师点开“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卡片,让学生跟随图片学习。学习本段句子之后,许老师点开片段视频,让学生了解人类破坏生态资源的过程。

  人教数字校园在研发和服务上的优势,恰好与学校的“让学”理念相吻合,保证了学生所学内容的形象化、课程化。同时,它为教师节省了大量备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它还能营造“以学为中心”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一是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二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三是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构建一套信息化平台,改变“让学”方式

  学校结合人教数字校园,再通过校本开发、对外引进等形式,实现了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目前,学生学习资源主要有:系统化的网络课程、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师教学的资源主要有: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微课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有: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组建教师研讨交流微信群、学生学习交流微信群,引导教师、学生交流和沟通。同时,学校通过平台向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阅读、浏览的推荐引导。

  通过教育云平台,学校也实现了教育教学多方面的智慧管理。课堂开放日,学校借助微信平台,通过大娱号直播设备让家长们随时随地查看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情况,加强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给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带来最大的便利和收益。

  我们学校是宁化县“学·导·用”课改实验基地校。“学·导·用”教学模式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学,相当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录制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语文老师教学《纪昌学射》时,从人教数字校园里找出相关内容来构建微课:一是课题的理解和背景的简介,包括多音字“纪”作为姓氏应念第三声,寓言《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以及寓言是一种用浅显的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文体。二是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既要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还要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思考文章主要内容。三是让学生检查自读效果,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领会课文。先是出示生字和新词,教师范读;再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领会“梭子”和“虱子”两个难以理解的词,将词语与事物建立联系;接着出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四是出示重点段落(第二、三自然段),讲解构段方式,即“飞卫指点—纪昌练习—练习结果”,让学生一目了然,这也是中年级学生在写作上的重要训练点。以上四项内容与轻柔的音乐、教师标准的普通话、中速的语调讲解构成立体的微课。

  教师将微课发布在班级资源平台上。家里有网络条件的孩子,可以在家观看学习;没有网络条件的孩子,利用早读前和下午上课前的午休时间学习。如何知道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是否透彻呢?这个不用担心。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种“精熟教学法”,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控制学习,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没懂的暂停或后退反复观看,直到学会为止。学生还可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更强。

  这就是典型的“让学”课堂。对教师来说,他就实现了从“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教”向“学”转变。在翻转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前置,倒逼教师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迫使教师的角色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为最大化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学校注重因校制宜,整体规划各种服务,融合创新各种资源。校园网现有平台的学籍管理、电子备课、翻转课堂、资源共享、名师工作室、家校互动等功能的设置就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因为实施了上举云端、下接地气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师才真正改变了行走方式。

  三、培育一支信息化专业队伍,创新“让学”课程

  “能懂善教、能用善管、能学善建”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人才品质,也是二实小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三能”方针。

  以训促用,人人普及。学校先后开展了人教数字校园的使用、班班通设备应用、微课制作等系列培训。每一期培训结业后统一考试,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并作为个人评优的重要条件。目前学校95%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

  以练促优,打造精英。学校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师多媒体教学大赛、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竞赛等途径搭建各种历练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努力打造精英师资。

  形成学科信息化共同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还体现在与实践活动的整合上。拓展课和探究课是实践性、操作性强、学科间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数字校园的作用和优势更得以凸现。我校各年级拓展课中,由语文、英语、科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延伸出去的活动课程,如自由书友会、影视欣赏与影评、趣味英语、生活中的科学等,都需要网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也逐渐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阶段性的展示和交流。可见,数字化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走进二实小,你会发现,教学、教研、管理和校园生活充分融合,是一个如此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美丽校园!

  (作者黄凤梅系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曾扬明系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牟艳娜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