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互联网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周群
名师简介
  周群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爱写作学院创始人、站长;教育部“国培计划”北大初中语文教学专家团队成员。坚持“大语文观”教学实践,关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精神内核,走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近年来,致力于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倡导“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听说读写”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打造语文学习场。
  “最后一公里”常被用来描述公共交通末梢和微循环的问题。近年来,这一概念逐渐被一些行业使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关键性的步骤”。这一步骤通常充满了困难且意义重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师发展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标准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兴起、应用、融合、革新[1]。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与教育的整合正在向深度融合阶段挺进。实事求是的说,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待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下面,仅针对互联网与语文教
  学深度融合中的“最后一公里”现象,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述与分析展开探讨,并提出“破题”思路。
  一、“爱写作学院”实践中的“最后一公里”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过程始于接受写作任务,终于把习作交给教师。师生之间的交互往往仅限于在课堂这一现实空间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活动(包括教师的点评和有组织的学生点评)。应当说,这个过程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几乎是封闭的,他们的习作不能得到充分的评价、分析和指导,其互动是极不充分的。基于这样的认识,2003年,我将网络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建立了初中语文学科网络教学工作平台“景山写作学院”,于2010年升级改造更名为“爱写作学院”,至今已运行十余年,为网络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案例资料。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给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如可汗学院的出现,已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教育革命的风暴。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种种原因导致“爱写作学院”的构想虽然理论上完全可行,但其应用局限于课外写作的范围,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个人反思,其中至少暴露出三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观念上的“最后一公里”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长期而且普遍存在着互联网与语文学科难以深度融合的现象?尽管北京出现了如“171中学大规模实现翻转课堂”的例子,但就更大范围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因信息技术带来本质上的变化。众多语文教师仅仅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同于辅助教学的手段。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语文教师思想上的滞后和态度上的迟疑。传统语文教学的惯性还在制约着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还存在不少误区。我认为,这些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就是观念上的“最后一公里”。唯有突破观念上的“最后一公里”,互联网才能真正地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正逢其时,且大有必要。“互联网+语文”,算不算“朴实的语文”?为什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而不失语文的本色?
  (二)硬件上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它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客观地说,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还不十分普遍:以我校为例,因种种原因,尚不具备将电脑或移动终端作为每个学生必备学具的基本条件;计算机教室通常只能满足计算机学科之用;语文学科如果要用电脑网络,只能和计算机教师协商排课;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学校各年级对学生使用手机都作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严禁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必须承认,这些都属于硬件条件上的“最后一公里”。个人认为,如果电脑或移动终端不属于学生必备的学具,利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专用教室开展语文教学并非常态化,那就不能视作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技术上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提升网络平台的功能,实现网络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表面上看来,“爱写作学院”客观存在着技术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深究起来,也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是要在如何深度融合上下工夫——已有的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接口在哪里?未来技术的发展又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前景?
  众所周知,大数据正在对教育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正如《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的作者迈尔·舍恩伯格所言:“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拥有了强大、具有实证效果的工具,能够空前地看到学习的过程,破解过去不可能发现的重重学习阻碍,让教育可以实现‘私人定制’,改善学习的成效。”“大数据有助于学生学得更为有效。大数据还能帮助教师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调整教学。”[2]那么,究竟怎样将作文教学的评价量化,利用网络平台形成大数据?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教学诊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连串的问题就是技术上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能把这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地梳理、罗列出来。不仅是写作教学,听、说、读、写都要找到网络平台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接口”。
  二、北京数字学校在线作文批阅项目中的“最后一公里”
  2014年7月,北京数字学校在线作文批阅项目开始试运行;9月,该项目在北京市59所学校的1万多名学生中全面展开。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之一,该项目承担着北京市教委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的使命。
  本人有幸参与了北京数字学校在线作文批阅的部分工作。在我看来,北京数字学校在线作文批阅项目是北京市教委利用网络平台,努力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的有益尝试。这个项目能够长久、稳定地运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完善的领导与组织协调机制、充足的资金、精干的骨干教师队伍、雄厚的网络平台技术力量,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该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又借助行政力量强势推进,再辅之以媒体宣传,很短的时期内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与此前民间力量进行的在线作文批阅项目相比,北京数字学校在线作文批阅项目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凸显教育公平原则;二是对作文评改这一作文教学环节实现“单点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三是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组织、沟通与运行机制;四是项目推进中形成了大数据,初步分析形成的结果对语文的教与学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那么,这样一个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其“最后一公里”是什么呢?
  (一)虽凸显教育公平,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线作文批阅项目将作文批阅锁定在需要重点扶持的59所中学,定向甚至是定点投放优质师资力量,但严格地说,这仍不是基于学生个体学情的在线教育。试想,一个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光纤连接的另一个电脑屏幕前的教师如何知晓呢?
  (二)评价标准中缺少过程性写作的评判标准
  “集约化”在线作文批阅采用的标准大致有两个:要么是中考作文的阅卷标准,要么是批阅教师个人“跟着感觉走”的标准。作文评价标准其实属于原点问题。不论线上还是线下的作文批阅,都应有适切的标准。只不过这个问题在网络平台上更加突出。黎锦熙先生早在1947年《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一文中所述“凭虚望气”[3]的局面,到今天依然可以“对号入座”。教师在线批阅作文,首先面临的是阅读碎片化、快餐式、浅阅读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在线作文批阅多用“凭虚望气”的可能。因此,“要有一套作文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定性的标准与定量的标准检测作文教学实践和作文教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4]在线作文批阅的评价应采用优质、长线、稳定的过程性评价标准——这部分研究的缺失,其实就是“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的表现。
  (三)当前在线作文批阅尚缺乏交互性
  网络平台除了提供海量资源之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交互性。如果将网络的交互性与作文教学整合,不仅能使作文教学的互动具有可行性,而且力度相当大,理应生成开放式的多向、多回合交互的教学系统,然而目前的在线作文批阅项目在交互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交互模式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并没有本质差别。大范围内常态化的写作教学,恐怕还是传统纸笔写作的形式,作文评改方式也没有什么改观。
  三、微信、QQ等移动终端软件在语文教学使用中的“最后一公里”
  进入“微信时代”,不少语文教师都利用微信或QQ平台开展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仅以我自己的做法为例,2015年至今,建立了语文学科专用的“爱写悦读”班级微信群,利用App不断向学生推送好书和文章,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或为某些学生解答学习中的问题;学生还利用微信及时提交微写作练习等作业,他们之间也会共享好书和文章等。另外,利用朋友圈,即时发布班级语文学习活动的情况,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应当说,微信对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及时互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点对点”的帮助有利于其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再如,去年雾霾期间,我校利用QQ群为学生在线授课,做到停课不停学……
  由此观之,似乎微信、QQ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越来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实际上,微信、QQ等移动终端软件在语文教学使用中同样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送的文章属于“碎片化”阅读,与语文提倡的“读整本书”的做法背道而驰,且不易保存,更不利于和“爱写作学院”的论坛形成完整的“场”;教师的精力也因此被分散,同时打理网站和App,显得手忙脚乱、力不从心,结果就是“顾东顾不了西”。利用微信开展教学讨论,无法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清理手机,应该留下的教学轨迹顿时全无。在某种意义上说,微信并非适用于语文教学,运用微信进行语文教学是有局限性的。
  以上,仅举语文教学中的典型例子,以说明实际存在的“最后一公里”现象。由此观之,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现象。这些“最后一公里”就像城市交通中的一条条“断头路”或尚未打通连接的路口,使整个城市交通不畅通那样,阻碍着互联网与语文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四、整体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设想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认为,不少教育工作者尚未真正认识培养信息素养的意义,这是造成观念上的“最后一公里”现象的最根本原因。
  如何带动教师转变思想,打通观念上的“最后一公里”?伦理学专家唐凯麟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适应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新型的‘创造人’,还有一种人则被称为‘消费人’或‘享乐人’。‘创造人’有全新的品质结构、全新的智力结构、全新的生命活动,自觉地意识到在这个瞬息变化的世界上自己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服从人类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和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创造办法。”[5]信息时代,技术不仅对人的发展极为重要,而且要求培养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创造人”。教师只有自身成长为“创造人”,才能担负起培养“创造人”的重任。我认为,教师“创造人”有品质上的共性,那就是:面对新技术的挑战,他们迎头而上,不仅勇于尝试,而且意志坚定,长期坚持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中,决不浅尝辄止。他们对信息素养的培养有自己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主张。
  “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必须是多渠道、全方位的。包括线上与线下的打通,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打通,听、说、读、写一体化的打通,甚至是跨学科的打通,等等。借此,可以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融通、校园文化的全面升级。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重整与打通。每个学校各自打通,再跨学段、跨地区,纵向与横向打通并融合,实现真正的校际互联,会进一步形成更大范围的语文学习场。这样的深度融合就像国家实施的“村村通”工程一样,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能够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化的有效途径。
  可以设想,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适切性强的语文专业网络平台,与现实教学形成合力,打造语文学习场,势必建构起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生态系统。郑葳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共同体主要包含学习主体、学习目标、课程知识、工具及资源、规则、学习活动分工以及学习的情境几个要素。”[6]在我看来,学习共同体的各个要素“长成一体”,方为融合;长成一体,生态系统即可形成。这个生态系统是不断生长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把个体学校视作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那么,由于有了互联网连接与打通,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也
  就实现了不断聚合。语文学科插上互联网之翼,必将使语文开放性学习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11-12.
  [2]赵中建,张燕南.与大数据同行的学习与教育——《大数据时代》作者舍恩伯格教授和库克耶先生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4(12):3-9.
  [3]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874.
  [4]李乾明.直觉主义批判与作文教学的科学精神.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68-269.
  [5]唐凯麟.当代新技术革命与人的发展[J].中国德育,2010(2):9-13.
  [6]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1-132.
责任编辑:付惠云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