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亟待更多的“教研”参与
作者:高方银

  因多年从事信息化教学工作,笔者有更多机会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观摩教学和参与研究,在喜见一批批信息化教学媒体装配学校,在分享一节节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和参与一次次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的同时,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资源的日渐丰富和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也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或许是受传统教学思维定试影响,或许是对信息化教学尚未深入研究,笔者发现,不少管理者关注更多的是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不少学科教师也包括教研人员依然停留在信息化教学的经验性使用阶段,至于信息化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如何用、何时用以及用得是否合理、是否用出实效等信息化教学研究却严重缺失。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谈几点个人的浅显认识和思考。

  信息化教学需要教研机构的广泛关注,更需要教研员的有效参与。作为教育科研主阵地的各级教研部门、作为教育科研主力军的各级教研人员,需关注更多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作用。时值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作用备加凸显,信息化教学研究时不我待。

  一、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意识建构

  信息化教学研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研人员和学科教师,充分结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实际,并通过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研专题活动,密切关注、潜心研究、广泛践行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适时对接并逐步深度融合。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员,还是学科教师,即便是与之关联的各级各部门,都应在信息化教学与研究的观念上来一次革命。第一,教育管理者要建构信息化教学研究意识,尽快将信息化与传统教研适时对接并逐步深度融合,确保教育信息化研究、建设、管理、培训、应用等多层面的同步跟进和协同推进。第二,各级教研人员要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动拥抱与接纳信息化教学研究,切实改变信息技术仅是学科教学研究的“工具”“技术”“辅助”等传统观念,潜心研究和示范指导,切实发挥其教育科研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引领、指导和助推信息化教学。第三,学科教师更需构建信息化教学研究观念,并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科内容特点和区域教学实际,努力寻求“技术”与“课程”“课堂”的整合节点和融合要素,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从“初步整合应用”到“逐步深度融合创新”。第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也要一改过去物件管理、技术服务的角色和孤军作战的行为,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和协同助推信息化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教学与研究上的先导性作用。第五,人事管理、教育督导等部门工作人员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所在,给予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成果认定和价值肯定。

  二、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培研跟进

  信息化教学融计算机多媒体、超文本、互联网和交互式等特性为一体,针对性的培训研修活动需同步跟进。培训对象应重视覆盖面和全局性,针对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员、学科教师以及信息化管理教师分层培训;培研内容重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重在信息化教学的深化、信息化教学研究意识的形成,还需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结构平衡和相互交融;形式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引领式培训研修,可建立“县与县”“校与校”横向之间、“高校与基教”“城区与乡镇”“乡镇与村点”纵向之间,以及“新教师与老教师”“教学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结对帮带”关系,也可通过创建各种工作室、工作坊等形式,引领信息化教学研究。同时,还需注重培研内容的系统性、实用性、时效性和研修过程的渐进式,并充分借助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还可搭建网络研修平台,整合“线下与线上、泛在与定期、碎片与系统、理论与实践、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研修方式,实现共研共享、携手共进。

  三、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机构重组

  自我国实施“校校通”“农远”工程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也相继成立电教、远教、信息中心等机构,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这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充分整合教研、电教、远教、信息技术学科等人力资源,明确信息化教学研究职能,共同拟订县(市区)、校(园)等区域性信息化教学研究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和激励机制,注重部门间的联动协作,最大化地发挥部门间的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确保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和长效推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主体是教师,练场是课堂,在扎实做好常规教学研究基础之上,务求大胆尝试以学校、学科、学段、县域或更加宽泛的论坛、微信、QQ群以及“人人通”等专业性的网络教研平台,创建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新环境,营造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新氛围,构建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和协同共进的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

  四、信息化教学研究的常态推进

  让信息化教学研究接地气、有实效,不再是纸上谈兵和空中楼阁,是时代赋予现代教育人的新课题,也是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核心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师生多途径获取资源、甄选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或信息化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和实现知识建构。信息化教学绝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助教或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授受”式课堂教学,助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信息化教学研究还可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以及区县试点、学校示范等形式展开;还应立足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寻找学习要素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创设教学情景、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和强化教学要点,最终渗透与延伸到常态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过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节点关注

  课堂教学通常可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而“课中”又常常可划分为新课导入、新知学习和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信息化教学研究就是要彰显信息化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作用和优势。如针对课堂学习环节,需要关注是否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和动静结合的多媒体素材,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新课的导入;是否将信息化媒体的特殊功能、优势工具和优质资源用得精准和用到了极致,实现了让课堂更加生本和生动,更好达成了新知学习;是否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录制”“回放”等功能,进一步梳理学习要点、理清学习思路和温故学习内容;是否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或进行个性化辅导。同时,信息化教学研究还要关注师生在信息化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应用时表现出来的熟练程度。

  六、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督导考评

  就信息化教学研究长期处于被动的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而言,信息化教学研究的规范管理和有效推行,信息化资源的优化聚合和高效应用,必要的行政干预、健全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育形态,是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的捷径,更是撬动区域性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的一根杠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研人员、学科教师已没有理由回避与拒绝信息时代到来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作者系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付惠云

欢迎投稿
投稿平台

https://bkstg.pep.com.cn

联系信箱

mouyn@pep.com.cn

sunjh@pep.com.cn

zhuyz@pep.com.cn

欢迎加入QQ群
与编辑互动
合作伙伴